Educational Info
導言
世界上有一半人口是婦女,生理構造不同,疾病的種類也可以不同,有些情況較為難於啟齒,有些以為是疾病,擔心了一段時間,原來只是虛驚一 ;但有時以為是正常的情況,卻原來是嚴重的事,白白延誤了時機。

其實在網上有很多資訊,只是大部份醫學資訊都是在英文網頁,所以我們選取些中文的網頁資料,讓大家作為參考。

所搜集的資料儘量準確,但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如有懷疑,請妳請教妳的醫生。

女性的婦科器官包括:外陰,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等,在胎兒期已形成,青春期發育完成,成為成熟的女性,可以生兒育女,直到約五十歲逐漸步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漸喪失,而女性性徵亦逐漸減少。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了解它,便不用忐忑不安了。
 
月經的迷思
女孩子從十多歲開始發育,月經來潮,直到五十歲左右收經。但因為受到複雜的內分泌系統控制,以及外在因素影響,並非每個月都會有經期的,故此只要多些理解身體的構造,便不用過份的擔心。也知道何時應該看醫生了。

在開始有經期的數年中,內分泌系統還未成熟,未能每月定期排卵,所以很多女孩子都不是每月都有月經的,經過數年後,大部人都會自動轉為正常,無須過份擔心。而且月經亦受到情緒的影響,而這個年齡的女孩子都在求學階段,考試的壓力亦會引起不規則的經期。

雖然不規則的月經很常見,但過密及過多經量可導致血,以致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心跳氣促,亦應請教醫生。

在二十歲直至四十歲左右,是女性的生育年齡,月經較為有規律,通常每個月都有,但也不一定每月同一日出現,只要是每次差不多是三十日便是正常。這段時期月經的問題較為少見,但也要注意經量會否過多而引起血。

到了四十歲左右,卵巢的功能開始?退,經期的紊亂較為普遍。最常見的是月經的週期較前縮短,甚至短至三個星期。只要經量不太多,以及來潮的日子不超過一星期,仍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最好記下每次月經的日子,以便及早發現不正常的現象。因為在這個年紀以後,癌症的病發率漸高,要開始提高警惕了。

假如月經完全沒有了規律,流量增加,來潮日數比以前增長,便應請教你的醫生了。

接近五十歲時,卵巢的功能繼續?退,月經的週期可能增長,可能遲來十多廿天,甚至閉經兩三個月。這段時期仍應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以免形成計劃以外的懷孕。閉經的情況愈來愈常見,及愈來愈長,直至連續十二個月沒有經期,便是正常的?經了。這個時期漸漸進入癌症的高峰期,故此如有過頻的,過多的,以及日數過長的出血,便要及早請教你的醫生了。

月經以後 (即連續十二個月沒有月經 ),任何出血都不要忽視,應及早請教你的醫生。
 
子宮內膜異位
在正常情況下,子宮內組織是生長於子宮腔內。若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位置,則稱為子宮內膜異位。 (更多資訊在醫管局網頁 ...)
 
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骨盆腔內的各種炎症,例如卵巢、輸卵管、子宮旁或子宮頸的炎症,均可稱為盆腔炎。 (更多資訊在醫管局網頁 ...)
 
婦 科 癌
子 宮 頸 癌
平均一年香港有超過四百位婦女患上子宮頸癌,在婦女十大癌症中排行第四位。患者的年齡由廿歲至七十多歲。雖然大部份的病者皆年愈五十,但近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此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向。

衛生署已於二零零四年三月八日與其他醫療服務提供者攜手開展子宮頸普查計劃。 (更多資訊在衛生署網頁 ...)

更多的關於子宮頸癌資亦可在香港防癌會網頁找到 ...

卵 巢 癌
香港常見之婦科癌。每年新症平均有二百多宗,發病年齡以更年期後的婦女居多。 (更多資訊在香港防癌會網頁 ...)

卵巢癌的情況,成因,分類,治療方法等都可以在香港防癌會網頁找到 ...

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香港頗常見的婦科癌症。每年有三至四百多宗子宮子宮內膜癌, 患者多為五十歲以上。 ( 更多資訊可參考香港防癌會網頁 ... )

免責聲明

本網站內提供的資料(包括健康資訊)僅擬作為一般教育用途及參考之用。我們會力求資料準確,但無法作出保證。你如果有任何醫療問題,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單倚賴本網站提供的資料。


© 2014 The Obstetrical and Gynaecological Socie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